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王希)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了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主要數據。作為“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社會動員之一”,此次普查歷時兩年多,動用約300萬名普查人員,涉及超過7000萬調查對象。普查數據反映出宏觀經濟運行的哪些新特征、新趨勢?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普查成果能否為我們認識、適應這一變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
  問:與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相比,此次普查顯示五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發生了哪些顯著變化?有哪些新亮點?
  答: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過去的五年,黨中央、國務院率領全國人民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不斷推動科學發展、調整優化結構,我國經濟呈現出總量明顯擴大、結構持續優化和效益不斷提高的新特征。
  ——總量不斷擴大。五年來法人單位比2008年末增長52.9%,從業人員增長30.4%,企業資產增長了1.25倍。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數經修訂增加19174億元,達到588019億元。
  ——結構持續優化。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比重提高,尤其新興服務業發展更快。經修訂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75887億元,占GDP總量的46.9%,比五年前提高5.1個百分點;2013年末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分別占總量的74.7%和45.9%,比2008年末提高5.7個和3.5個百分點。普查數據同時還顯示,工業內部轉型升級態勢明顯;所有制結構日益優化;區域發展更趨協調,中西部企業單位平均規模提高、吸納就業能力增強。
  ——效益穩步提高。2013年企業法人單位人均營業收入78.1萬元,比2008年增長64.2%。2013年高技術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7234億元,比2008年增長1.66倍。
  問: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結合此次經濟普查的數據成果,您能否談談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哪些趨勢性變化值得關註?
  答:我們的常規調查和普查數據都顯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特征開始顯現,經濟運行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儘管GDP增速回落,但服務業發展較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態勢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混合經濟、民營經濟持續發展;創新能力穩步提高。
  服務業發展較快,結構不斷優化。2013年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3個百分點。在傳統服務業營業收入受市場需求和新興產業衝擊影響而增長較慢的同時,一些重點行業、現代服務業等發展較快。商務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服務業重點發展行業勢頭良好,尤其是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2013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
  製造業轉型升級態勢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2013年末全國規模以上的高技術製造業企業26894家,占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數的7.8%,比上次普查時提高1.3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2034億元,比2008年增加1.78倍。
  混合經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國有企業的活力和控制力增強。2013年末,私營企業法人單位數560.4萬個,比2008年末增長55.8%。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四類混合所有制企業數也在增加。國有企業戶數儘管有所減少,但是活力和控制力都在提高。2013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和集體控股企業的資產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41.9%。
  研發投入大幅增加,創新能力穩步提高。五年來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加,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入研發經費8318億元,比2008年增長1.71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重為70.2%,比2008年提高3.6個百分點。
  上述變化說明黨中央對經濟新常態的判斷,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階段性變化內涵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做好新時期經濟工作的指針。我們必須學習好、領會好、把握好並自覺貫徹到各項經濟工作中來。
  問:此次經濟普查對制定“十三五”規劃將發揮什麼作用?
  答:通過此次普查,我們基本摸清了國內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佈局,掌握了我國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查實了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製造業)的發展狀況,這將有助於科學判斷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發展特點,準確評估“十二五”規劃的政策效果,總結並積累經驗,為科學制定“十三五”規劃提供扎實的數據支持。
  普查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經濟呈現出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這些變化是客觀經濟規律使然,是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必然過程。要科學制定“十三五”期間經濟增速目標,引導各地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把工作重心轉到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上來。
  普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經濟正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創新驅動發展初露端倪,市場決定作用不斷增強。同時,我國傳統製造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企業創新能力總體不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不斷提高但生產效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準確把握這些變化趨勢和存在問題,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十三五”規劃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針對性。要通過制定和落實“十三五”規劃,加快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化解過剩產能;積極推動服務業發展,促進消費升級;大力深化改革開放,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問:統計部門將如何開發利用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務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答: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獲得了海量數據,我們將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開發利用好這些成果。除了此前公佈的數據外,我們還將分期、分批發佈更多更詳細的數據,並盡可能多地利用可視化技術來提供和展示普查結果,以方便社會各界查詢使用。
  目前,國家統計數據庫已提供了此次普查主要數據一、二、三號公報的可視化版本。我們也已經利用了普查獲得的地理空間信息及普查結果對國家統計地理信息系統進行了更新升級,該系統將儘快上線,屆時社會公眾能查詢全部單位的空間位置及相關信息,可通過地圖、圖形、圖表等可視化工具,獲取生動直觀的普查數據成果。總之,統計部門將以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統計改革創新的力度,進一步完善統計和普查制度,變革統計生產方式,更好地服務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原標題:從“三經普”數據看中國經濟新常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t87utuog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