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功能核心區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310萬,控制居住用地總量,增加綠地,降低人口密度,工業品市場、農貿市場等逐漸向外環搬遷。昨日,4名專家就2014年深化的總規中的市域城鎮化發展進行瞭解讀。
  這4名專家分別是中規院西部分院總規劃師陳怡星、重慶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高志剛、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曉光、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勇。
  2020年全市人口多少?
  佈局總覽
  市規劃局昨日表示,2013年我市常住人口達到2970萬人,比2007年增加154萬。預測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3400萬人,城鎮人口242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70%左右。根據規劃,都市功能核心區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310萬,將控制居住用地總量及居住建築規模,降低人口密度。
  陳怡星:預計2020年都市區人口總量將達1200萬人,目前核心區的人口密度在全國來說也是非常高的,總規中的降低人口密度是指通過城中村等存量用地的改造,增加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提升市民居住的舒適度。
  城鎮化空間怎麼佈局?
  我市主要城鎮在結構上形成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小城鎮”較為完善的城鎮體系。
  在總規中,形成了1個市域中心城市、2個區域性中心城市、27個區縣城和500個左右小城鎮的市域城鎮體系格局。規劃構建了“一區兩群”空間結構,即由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構成大都市區,以及以萬州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渝東北城鎮群和以黔江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渝東南城鎮群。
  區域定位
  大都市區
  大都市區的面積達到2.87萬平方公里。在大都市區中,將構建3大城鎮組群。這3大城鎮組群包括永川—大足—榮昌、涪陵—長壽、綦江—萬盛—南川。
  渝東北城鎮群
  渝東北城鎮群,由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內的萬州區、梁平縣、城口縣等11個區縣構成,面積約3.39萬平方公里。其中,將以萬州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帶狀的城鎮空間格局。渝東北城鎮群將重點發展區域特色、環境友好型產業,加快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
  渝東南城鎮群
  渝東南城鎮群,由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內黔江區、武隆縣、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縣等6個區縣(自治縣)的城鎮構成,面積約1.98萬平方公里。以黔江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形成點軸狀的城鎮空間格局。渝東南城鎮群,將構建具有自然景觀與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經濟環線。
  大型批發市場何去何從?
  核心解讀
  總規明確,都市功能核心區禁止新建、擴建生產資料生活用品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加快推進現有市場和工業項目變遷和升級改造。那麼大型批發市場將何去何從?
  陳怡星:圍繞公路、鐵路、水運等交通節點和大型交通樞紐,建設一些市場,“迎龍、南彭、果園、東港、空港、團結村、白市驛、西彭、珞璜、雙福等十個地方都將要建市場,承接核心區的產業轉移。”
  高志剛:總規在內外環規划了800多公里快速路和多條穿山隧道,能夠讓外環線上的大型批發市場和都市區保持快速連接。
  為何規劃兩個中心城市?
  李勇:設立萬州和黔江這兩個區域性中心城市,目的是落實市委四屆三次全會關於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部署,堅持面上保護、點上開發,推動差異化發展。
  易曉光:地處三峽庫區的渝東北和地處武陵山經濟區的渝東南,不僅需要保護生態,更需要一個發動機來帶動這一區域的經濟發展。所以,總規中設立兩個區域性中心城市是非常有道理的。此外,萬州曾是川東地區重鎮,能夠對周邊地區產生輻射和服務;黔江歷史上也是地區行政機關所在地,有一定的產業和城市帶動功能。
  雙城如何帶動區域發展?
  李勇:萬州本身的城市規模比較大,商貿發達,工業發展也很雄厚,萬州一方面可以承接大都市區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也帶動了庫區區縣的發展。而黔江作為曾經的地區行政機關所在地,對石柱、秀山等五個區縣具有一定的輻射能力。
  無論在產業、商貿、工業方面,甚至土地的使用量上,萬州和黔江都將得到政策上的傾斜,總規的定位,不僅可以促使這兩個區域中心城市加快工業發展和城市化進展的步伐,同時,對於生態地區的綠色發展和保護起到帶頭作用。
  黔江未來如何發展?
  地處生態保護髮展區的黔江區,是總規中的兩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未來如何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渝東南乃至全市五大功能區域建設示範區和武陵山區重要的經濟中心。”黔江區有關負責人說,黔江在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是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努力實現全區經濟社會提質增效升級。
  到2020年,全區GDP達到450億元,城市規模達到4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5%。本版文/重慶晨報記者 郎清湘 任明勇  (原標題:降低人口密度,提升市民居住的舒適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t87utuog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